宝鸡新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乡村文化振兴走入社工课堂——体验农具世界,感受乡土文化

发布时间:2021-11-17 16:42

           中华文明是根植于广大农村的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风文明等要求,需要深入挖掘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观念等等,重要的途径就是振兴乡村文化。而农具作为乡村文化中的重要一环,其产生、创新与改造,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社工紧密结合当下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学生发展的始终,用一颗创新的智慧之心,利用农村一切可利用的丰富资源,为教学服务,为这里的孩子服务,让这些可爱的农村孩子在这样一个美丽而富有的别样天地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社工课堂上,社工为学生们一一介绍镰刀、锯镰、锄头、箩筐、背篼、竹筛、铁锹、播种机、收割机等农具。社工讲得一丝不苟,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在互动环节,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走上讲台,用自己手中的画作耐心地为其他同学介绍各种农具的特点、用途以及使用方法等。在开放的课堂上,尽情地享受着学习的乐趣。

          除了认识基本的农具之外,社工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带着好奇心与求知欲去观察家中的农具,并付诸实践,让他们在劳动的过程中体会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劳动果实。

          劳动教育是贯穿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程,对一个人的发展极其重要,是一个人得以发展的基础。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同时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功能,可以说劳动教育就是“五育”并举中的一座桥梁,建好这座桥,就可以抵达“五育”的彼岸。

          农具认知课程的开设,一方面使学生认识了更多的种植工具,学会了简单种植工具的使用,另一方面为学生创设了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让学生懂得了农具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学生而言,意义非凡。

          农具不仅具有收藏价值,更具有教育意义,学生们通过认识和了解农具,一方面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另一方面也能以小见大,了解家乡的农耕文化以及中国农业的演化过程。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版权所有© 宝鸡新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陕ICP备16017036号    技术支持: 竹子建站